各学院: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的有关要求,切实解决学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学风建设中的带动作用,落实党史学习教育“五帮五促”活动,提高学风建设的整体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结合学校实际,现就本学年加强学风建设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强党建引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1.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对“学习困难”、“生活困难”、“就业困难”和“心理困难”等方面的学生针对性的开展重点帮扶,形成相互关心、共同进步的良好局面;
2.开展“我为学生办实事”活动,各级师生党员干部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实际困难,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年度奋斗目标,年末述职时反馈完成度;
3.构建以党组织为核心,党支部(党小组)、团支部、班委会“三位一体”的班级建设模式,积极主动开展有利于增强班级归属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班级活动,打造具有凝聚力的班级文化,以良好班风促进优良学风形成;
4.学工部和组织部期末对各单位开展的活动成效开展学生满意度调查和走访,对活动组织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
二、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1.开展以“内省”和“主题班会”教育为主要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增强学生主动学习意识,激励学生勤奋上进、刻苦学习,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2.指导学生做好成功规划,大一学生入学教育时在素质导师指导下科学、合理、务实做好生涯规划,明确大学学习目标和任务,坚定职业理想和追求;大二、大三、大四阶段要坚持举行“学业规划回头看”活动,让学生总结过去、明确不足;毕业年级围绕升学、就业和创业开展深入指导,帮助和引导学生规划未来。全体在校生登陆“成功规划智慧平台”完善本学期内容。学工处将在期末通报学院和班级完成情况。
三、强化日常学风管理,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1.以强化学生管理为抓手,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促进学风建设。坚持课堂“两带”(带笔、带书);严查“三率”(到课率、归寝率和自习率);加强课堂、寝室、图书馆三个阵地建设;实施“校、院、班”学风建设三级联动,各级领导要定期进课堂、进宿舍、召开学生座谈会,与学生交心谈心。
2.严格课堂考勤,强化学习纪律管理。各学院要扎实深入开展内部检查评比,加强对学生到课、出勤和自习的检查和督促,每周院内通报检查数据。
3.加强素质导师和教师互动。各学院要加强素质导师和教师互动工作,组织素质导师与教师开展课堂纪律、教学问题的交流,共同抓好班级学风建设。
4.学工处每月开展一次校级课堂、阅览室、早晚自习和早锻炼的抽查,检查结果作为年终考核的依据,学生到课率不低于95%(艺术类和专科生93%)、“两带”率不低于95%、期刊阅览和早晚自习出勤率不低于90%;每低1个百分点扣1分。
四、加强班主任建设,发挥班主任学业职业引领作用。
各学院要配齐用好班主任队伍,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班主任)、素质导师和学生干部三支队伍作用。按照《武昌理工学院班主任管理办法(武昌理工校字〔2021〕3号)》的要求,大一和大二年级每个班需足额配备班主任,班主任每学期考核一次,班主任考核连续两年不合格则职称低聘,班主任考核结果是职称晋升评定的必要条件之一。10月29日前将2021年上半年班主任考核结果和2021年下半年班主任名单报学工处备案,考核结果和聘任名单将进行全校公示。
五、加强素质导师队伍建设,提高育人水平。
健全素质导师培养、管理与激励机制,通过学习、培训、交流、研讨、实践等形式,强化素质导师入职培训和在岗培训,提升素质导师业务水平,提高素质导师建设良好班风学风的能力,引领学生刻苦学习、健康成长;加强对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系统研究,特别是要针对新时代学生的新特点,找准优良学风建设的切入点,帮助学生找到人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要从思想、工作、发展及生活上关心素质导师的成长,实现素质导师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提高素质导师队伍的职业素养和育人水平,提高学生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1-12月份将开展素质导师技能比赛和讲故事比赛,表现优秀的推荐参加省级比赛,并颁发荣誉证书、奖金和年终考核加分。
六、加强典型培树,充分发挥学生典型的辐射作用。
学院要以年度“评先”、“五四评优”为契机,积极开展“校长奖”、“ 魅力人物”、“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学生标兵”、“创新之星”、“创业之星”、 “先进班集体”、“红旗团支部”、“五星级文明寝室”等先进典型学生(集体)的评选、宣传活动,通过表彰大会、巡回报告会等形式在全校范围内形成星火燎原的辐射作用,在学生群体中形成示范效应。12月底,学工处将召开“2021年典型学子座谈会”,从创新创业、品德高尚、自强不息、发明创造和文体特长等方面甄选30名代表性学生,面向全体校领导和全校师生推介。
武昌理工学院学生工作处
2021年10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