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文件精神 > 正文
教育部:把宪法教育贯穿每个育人环节

校对: 责编: 终审: 时间:2018-08-16 阅读:

    2.7亿在校生,50多万所学校,教育系统是宪法教育的重要群体、重要阵地。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以来,教育系统把自觉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实施好新修改的宪法作为当前重大的政治任务。
学深悟透:进一步坚定政治方向
    深刻领会和把握这次宪法修正案的重大意义、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是宪法学习宣传贯彻的前提和基础。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我们要尊重宪法文本,凝聚宪法共识,全面、准确地领会宪法修正案的要义与精神,将宪法实施提高到新水平。”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韩大元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这次宪法修改,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国家指导思想,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教育部副部长朱之文提出,要使广大师生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深刻领会党的领导的历史逻辑、政治逻辑、法理逻辑,进一步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定信念跟党走。
据了解,教育部将结合党史国史教育,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和辉煌成就,结合新时代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引导教育系统广大干部师生深刻理解宪法确立的国家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以及国家根本任务、发展道路、奋斗目标等内容,做到学习宣传贯彻宪法精神全员覆盖,机关学校、干部师生、大中小学一个也不少,校内校外、线上线下、课内课外一个环节也不漏。
 
三个融入:确保宪法精神入脑入心
    “我们成长在宪法的阳光下。作为小学生,我们也要学习宪法,维护宪法,讲好宪法故事,当好小小宪法宣传员。”听完一堂“道德与法治”课后,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第一中学小学部学生王柯心说。
朱之文说,为推动宪法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进实践基地,教育部根据青少年不同年龄阶段的认知特点,按照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规律,将宪法精神融入课堂教学、融入校园文化、融入实践体验。
    教育部对表宪法修正案,正抓紧组织修订义务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及法学教育等教材。同时在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中挖掘宪法教育的知识点和切入点,做到全学科渗透、多学科协同。
    宪法教育还融入了升旗仪式等活动、中小学生守则等制度规范以及研学旅行等社会实践中,从每个育人环节和每个教育载体做起,让“每一天都是宪法日”。
此外,“学宪法、讲宪法”活动在过去两年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参与面,请宪法名家录制上百个视频,征集数千个多媒体课件,组织数万所学校、数千万学生开展“宪法小卫士”网络火炬传递,掀起了宪法学习宣传教育的热潮。
    实施好青少年法治教育,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是关键。教育部将继续实施法治课教师“国培”计划,培养中小学法治教育“种子”教师,提升教师的宪法信仰、宪法素养和教学技能。
 
研究阐释:为全社会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
    除面向师生开展好宪法教育,教育系统还面向社会主动承担起研究宣传阐释的责任。
    朱之文告诉记者,教育部将通过设立研究基地、组织课题攻关、培育智库等举措,打造一批“思想库”“智囊团”,深入开展宪法及相关领域问题研究。
    据悉,教育部将大力加强宪法相关学科建设和法治人才培养,不仅进一步明确教学规范、教师队伍、教学条件、教学效果、质量保障体系等,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课程体系;而且强化法学实践教学,将实务部门的优质实践资源引进高校,转化为教学资源,培养大批高素质法治人才。
武昌理工学院学生工作部(处)

CopyRight © 版权所有:武昌理工学院学生工作部(处) 鄂ICP备11008201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150200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