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子风采 > 国奖之星 > 正文
【2024】志笃于微光,行成于灼灼——朱缘

校对: 责编: 终审: 时间:2025-06-12 阅读:


姓名:朱缘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班级:卫生检验与检疫2201

专业排名:1/30

综合排名:1/30

政治面貌:共青团员

 

以笃学之心,筑专业根基

从大一开始,我便为自己定下明确目标:夯实专业基础,成为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检验人才。

课堂上,我始终以“零遗漏”的态度对待每一门课程。无论是《分析化学》中复杂的滴定计算,还是《仪器分析》里质谱图谱的解析,我坚持课前预习梳理框架、课中专注记录难点、课后及时整理思维导图。为了深入理解《水质理化检验》的检测标准,我常常在图书馆查阅最新国标文件,对比不同版本的技术差异,将关键操作要点制成便携手册,方便随时温习。

无数个夜晚,图书馆的灯光记录着我的坚持。从大一的《卫生统计学》到《流行病学》,每一本教材都布满密密麻麻的批注;每一次实验课,我都以近乎苛刻的标准要求自己,从试剂的精准称量到仪器的规范操作,力求将误差降到最低。正是这份日复一日的专注与坚持,让我连续两年稳居专业第一。

以协作之炬,照科研之路

对科研的向往,让我始终以敬畏之心对待每一个项目。大二时,我参与的《淡水水产品中喹诺酮类药物残留非靶向质谱筛查检测技术研究》,从立项到突破,每一步都凝聚着团队的智慧与汗水。

面对技术难题,我与团队成员分工协作:有人专注文献调研,有人攻坚实验设计,有人负责数据分析。为优化检测流程,我们反复讨论方案,在师指导下调整思路;遇到意见分歧时,我们以数据为尺,用实践验证猜想。这种紧密配合,让看似庞杂的任务变得有序。最终,项目成功获得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立项,成为我科研路上的重要里程碑。

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科研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团队精神的锤炼。从初期的迷茫到最终的突破,每一次深夜讨论、每一次互相鼓励,都让我懂得:唯有携手同行,方能抵达更远的彼岸。

以躬行之态,拓成长边界

专业之外,我始终坚信“纸上得来终觉浅”。2022年暑假,我主动进入检测公司开展社会实践,从基础做起,以脚步丈量检验人的责任。

初到实验室,我从样品登记、试剂配制等基础工作学起,认真学习国标中的检测方法,规范操作。后期主动要求跟随采样人员外出采样,武汉的夏天十分的闷热,即使晕车我也坚持了下来

一个月的汗水浸润,让我从最初连采样器开关都找不准的“菜鸟”,蜕变为能独立完成布点、校准、记录的全流程“指挥官”。这场盛夏的修行,让我触摸到检验工作最真实的肌理——它不仅是实验室里纤尘不染的数据,更是烈日下结盐的领口、采样本上晕开的汗渍

学习情况

2022-2023学年,专业排名年级第一;

2023-2024学年,专业排名年级第一;

科研经历

2024年,参加项目“淡水水产品中喹诺酮类药物残留非靶向质谱筛查检测技术研究”获国家级立项;

主要荣誉

2022年11月,获得武昌理工学院第一届大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三等奖;

2023年6月, 获得第三届“外教社·词达人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词汇能力大赛武昌理工学院本科非英语专业组校赛一等奖;

2023年10月,获得“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校赛英语组笔译赛项二等奖、阅读赛项三等奖;

2023年10月,荣获院级优秀学生;

2023年12月,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

2024年6月, 第四届“外教社·词达人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词汇能力大赛武昌理工学院本科非英语专业组校赛二等奖;

2024年6月, 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二等奖;

2024年10月,荣获院级优秀学生;

2024年12月,获得国家奖学金;

 

 

 

武昌理工学院学生工作部(处)

CopyRight © 版权所有:武昌理工学院学生工作部(处) 鄂ICP备11008201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1502000109号